進口貨物被海關扣留常見原因是什麼?
進口貨物被海關扣留常見原因是什麼?
進口貨物在通關時若被海關扣留,通常是因為下列幾項常見原因,進口人應事先了解並避免,以確保貨物順利放行:
一、文件不齊或申報錯誤
-
發票、裝箱單、提單等單證缺失或不一致
-
報關金額低報、商品品名不清楚、HS CODE分類錯誤
-
原產地證明未提供或與實際不符
📌 解決方式:補件、更正申報資料,配合報關行或海關指示辦理。
二、涉及管制或禁止品項
-
貨物屬於進口管制品(如藥品、化學品、無線電設備、農產品等)
-
未事先申請進口許可或檢附主管機關核准文件
📌 解決方式:補辦相關許可證,若無法補正,則需辦理退運或銷毀。
三、未通過商檢或檢疫
-
商品屬於應施檢驗品項(如電器、玩具、食品),但未提供檢驗合格證明
-
動植物或食品未通過衛生檢疫、含禁用成分
📌 解決方式:配合檢驗流程,補正資料,或辦理退運/報廢。
四、海關認為價格異常(懷疑低報)
-
商品申報價格明顯低於市價,海關懷疑逃漏稅
-
要求提供匯款證明、合約、報價單等補件佐證
📌 解決方式:提供實際交易文件說明,配合重新核價。
五、走私或偽報嫌疑
-
發現夾藏未報貨物、違禁品或與申報內容不符
-
涉及商標侵權或偽造原產地標示
📌 解決方式:嚴重者移送法辦,並沒入貨物;應避免冒用品牌或混裝走私。
六、稅金未繳或報關逾期
-
未於期限內完成稅費繳納或超過報關時限(15日內)